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首頁 > 星雲大師文集 >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社會議題探討(上冊) 佛教對「倫理問題」的看法

分享到FB

時 間:二○○六年三月二日晚間七點至九點三十分

地 點:美國西來大學

記  錄:滿義法師

英文翻譯:妙光法師

對       象:西來大學校長、副校長、教務長,以及遠距教學位在世界各地幾十個地區的學員近千人。

 

 

 

 

  人不能離群而獨居,因此免不了要與社會人群相處往來。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有一些理則必須遵守,群我的關係才能和諧,社會的運作才能井然有序;失去這些理則的規範,社會就會脫序,甚至亂象叢生。規範人我關係與社會秩序的力量,有形的要靠「法律」來約束,無形的就必須藉助「倫理」與「道德」來維繫。

 

 

  中國人向來以「禮儀之邦」自詡,十分重視居家「倫理」與社會「道德」,尤其「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倫」的建立,一直是中國人理想社會的目標,也是倫理道德的核心。

 

 

  佛教自二千多年前傳入中國,在中國生根發展,許多人以為佛教只重視出世的思想;實際上佛教的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教義,都在促進群我關係的融和。佛教對世間人際往來的關心,並不亞於儒家,尤其一直在積極弘揚「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認為:「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護持與幫助,無論何時何處,能多為別人著想,不情緒化,權衡輕重,明白事理,人我之間不比較、不計較,如此必能擁有一個歡喜和諧的倫理關係。」

 

 

  星雲大師於二○○六年三月二日,在西來大學主持「遠距教學」,第二天課程中,特別針對「佛教對倫理問題」的看法,從「倫理」的定義,談到如何加強家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佛教對「孝順」有何主張?現在的「人工受孕」、「試管嬰兒」、「借腹生子」,未來是否會造成亂倫的現象?研究「複製人」是否違反人間的倫理?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兩者有何異同之處?現在社會應建立什麼樣的新倫理觀等問題,一一提出看法。以下是當天的座談紀實。

 

 

  一、倫理道德是社會秩序的規範,人的行為一旦違反倫常,社會就會失序。首先可否請大師針對「倫理」的定義做一番說明。

 

 

  答:「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秩序與默契,是依不同場合、身分而共遵的軌則;失去倫理的規範,人的行為就會脫軌,社會的運作就會失序,所以「倫理」就是行為的準則。

 

 

  在中國社會裡,一向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種人倫關係,加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種德目,視為社會共遵的核心價值,不但奉為行為的準則,也是道德的圓滿體現。

 

 

  然而,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並非全然絕對的美好,有些還是存在著爭議性。比方過去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實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同等尊嚴,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不是那一個人可以隨便左右別人的生死。再如中國重視孝道,「孝」比較容易做到,「順」則有待商榷。因為歷代多少有為青年,就是為了順從父母之命而斷送了大好前途。因此,「倫理」不但要「合法」,而且要「合情」、「合理」。

 

 

  話說中國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但是現在的年輕女孩多數不會包粽子。儘管如此,端午節到了,婆婆要媳婦包粽子,做媳婦的不得不勉為其難的聽命。手忙腳亂,百般辛苦,好不容易忙了一天,終於把粽子包好。就在煮粽子的時候,聽到婆婆打電話給已出嫁的女兒:「女兒啊!你有時間嗎?趕快回來,你嫂子包的粽子快好了,你回來吃粽子喔!」媳婦一聽,整個人的心都涼了,心想:「我這麼辛苦從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把粽子包好,你對我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只知道要趕快打電話給你的女兒回來吃粽子。」一氣之下,把圍裙一脫,就往娘家跑。才一踏進家門,媽媽一看,很高興的說:「女兒啊!你嫂嫂剛包好了粽子,我正準備打電話叫你回來吃粽子呢!」這時候她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天下的母親對女兒的心都是一樣的!

 

 

  母親與女兒有母女的倫理,婆婆對媳婦也有婆媳的關係,我們不能錯亂了這種關係。就如結了婚的夫妻,你喊我親愛的,我喊你親愛的,一天喊個幾百次也沒有關係;但是見到別的男女就不能隨便喊「親愛的、親愛的」,因為彼此的關係不一樣。所以,倫理就是人我之間的關係親疏、尊卑、大小,都應該合乎身分,都要有所規範,才叫做倫理;有倫理,才能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而不致逾矩犯上。

 

 

  從親族之間的家庭倫理,繼而延伸到社會的群我之間,還有所謂的師生倫理、師徒倫理,乃至工作倫理、專業倫理、醫學倫理、經濟倫理、政治倫理、法律倫理、科技倫理、媒體倫理、社會倫理、國際倫理等。甚至除了人和人、人和社會的關係以外,還有人和天地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動植物的關係等;舉凡世間一切,都有倫理關係,有倫理,社會就不會失序脫軌。

 

 

  總之,倫理就是「秩序」,是維持人際關係的道德觀念;社會有倫理的維繫,才能井然有序的發展;人與人之間有倫理觀念,才能長幼有序,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而能和諧相處。國際之間能建立因果觀、緣起觀、慈悲觀、無常觀,能有「地球村」的理念,人人都能做個「地球人」,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有此思想理念,則世界和平不難致之。

 

 

  二、請問大師,目前社會上有很多脫序現象,諸如婚外情、家庭暴力、逆倫、亂倫、遺棄等,佛教對這些問題是否能夠提供一些處理辦法?請大師開示。

 

 

  答: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織,是人生的避風港。家應該是最安全、最溫馨的地方,但是現在「家庭暴力」卻成為社會嚴重的問題之一,其他諸如婚外情、亂倫、逆倫、棄養等家庭問題,也不斷衍生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

 

 

  談到家庭暴力,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施暴者大多是男人,女人多數是受害者。但是如果客觀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女人對男人施加暴力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有的女性比較愛嘮叨、囉嗦,經常在丈夫耳邊喋喋不休,讓男人心生厭惡;嘮叨、囉嗦也是暴力。甚至有的女人經常怨怪丈夫:「你沒有出息、沒有用,不能賺大錢,不能升官,你看人家張先生、李先生……」,說得丈夫信心盡失,對未來毫無希望,這也是暴力!也有的女性比較多疑、小心眼,一點小事就放不下,於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也是暴力!所以仔細分析起來,家庭暴力事件不是只有男對女,有時候也可能是女對男!

 

 

  不但家庭暴力男女雙方都有責任,甚至講到婚外情,有時候也不是某一方的問題。婚外情的發生,不外乎:

 

 

  一、夫妻溝通不良,彼此沒有相互體貼、包容,沒有共同的興趣、嗜好,尤其沒有共同的話題,自然感情日趨轉淡。

 

 

  二、沒有建立共識,沒有把對方融為一體,彼此同體共生。

 

 

  三、有第三者介入。這種情形通常是夫妻之間已有不能令對方滿意之處,這時剛好有第三者介入,於是很容易一觸就產生火花。

 

 

  四、丈夫性好漁色,見異思遷。

 

 

  五、妻子所愛不當,太過專注於家務,或只關心孩子,也會讓丈夫移情別戀。

 

 

  六、雙方各有缺陷,包括身體、心理、思想上的,讓對方不能滿足。

 

 

  由此觀之,發生婚外情雙方都有問題,不能把責任留給任何一方,所以營造一個幸福的家,要靠夫妻同心協力。夫妻之間,如果懂得相互尊重、體諒、包容,尤其常想:「結婚是因為彼此相愛,是為了組織幸福的家庭,不是為了生氣、吵架而結婚的。」能夠時時記著當初相愛的那一顆初心,可能就不會發生婚外情,也不會有家庭暴力的問題了。

 

 

  家庭不合,是社會問題的根源,而家庭暴力事件,無論夫妻互毆、虐待兒童等,都為社會大眾所不容;乃至亂倫問題,則是文明社會的一大恥辱;甚至當前社會,不斷有弒父、弒母的逆倫事件傳出,更為人神所共憤。

 

 

  從種種的社會亂象,不但看出人性的善惡,也顯示現在社會倫理道德觀念日漸薄弱,同時更印證這是個「一半一半」的世界: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善的一半、惡的一半,甚至佛一半、魔也一半。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裡,只有用好的一半去影響壞的一半,世界才會變好。所以關於家庭暴力、婚外情等等問題,只有合理、合法、合情的「待人好」,這許多問題才能一一解決。

 

 

  三、針對剛才大師所說,關於倫理道德觀念日漸薄弱的問題,請問大師,我們如何加強家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以改善這種現象呢?

 

 

  答:人在世間生活,人際關係很重要;如果人我的關係不調和,人際的交往不順暢,就會生出許多苦惱憂煩。尤其家人之間,每天生活在一起,如果不懂得調和彼此的關係,就會苦不堪言。

 

 

  中國人講「親兄弟,明算帳!」人,總有計較的心理,為了計較「你多我少,我多你少」,不但朋友可能反目成仇,即使至親骨肉,也都可能對簿公堂,造成人間不少的紛擾。

 

 

  話說有一戶人家,父親逝世時留下了十七頭牛,遺囑上寫明分配的方式是:大兒子得二分之一,二兒子得三分之一,小兒子得九分之一。

 

 

  十七頭牛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九分之一,都不是整數,因此三個兒子非常苦惱,甚至天天吵架,問題還是不能解決。鄰居有一位長者,看著三兄弟每天吵鬧不休,就主動把自己僅有的一頭牛送給他們。

 

 

  十七頭牛加上長者的一頭,共十八頭牛。大兒子應分得的是二分之一,得九頭牛;二兒子應分得三分之一,是六頭牛;小兒子應得的九分之一,是二頭牛。三兄弟所分得的九頭、六頭、二頭,加起來正好是父親給他們的十七頭牛,於是三兄弟又把長者所送的牛還給了他。長者絲毫沒有損失,卻替三兄弟解決了問題。

 

 

  人因為害怕吃虧,所以喜歡計較,但是多少不在於物質的數量,而在於本身的心量和道德,尤其一個人能通情達理、明白是非,這才是重要。

 

 

  最近網路上流行一則趣談,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有一天到街上辦事,看到一家布店門口有兩個人在吵架,賣布的要向買布的收取二十四塊錢,但買布的說:「一尺布三塊錢,八尺布應該是二十三塊錢,為什麼要我付二十四元?」

 

 

  顏回一聽,走到買布的人跟前,說:「這位仁兄你錯了,三八是二十四,你應該付給人家二十四元才對。」買布人的很不服氣,指著顏回說:「你有什麼資格說話,三八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只有孔夫子有資格評斷,咱們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很好,孔子是我的老師,如果他說是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人說:「如果我錯了,我就把頭給你,但如果是你錯了呢?」

 

 

  顏回說:「如果是我錯了,我就把頭上的冠輸給你。」

 

 

  二人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對顏回說:「顏回,你輸啦,三八就是二十三!你把冠取下來給他吧!」

 

 

  顏回從來沒有反對過老師,現在聽孔子這麼一說,他認為老師糊塗了,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因此第二天就借故家中有事,想要請假回家。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並不說破,只說「事情辦完後就早點回來」,並且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不明究竟勿動刀。」顏回應聲「記住了」,即刻動身回家。

 

 

       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烏雲密布,雷聲大作,顏回於是躲進路邊一棵樹幹中空的古樹,猛然記起孔子的話,趕快從空樹幹中走出來。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響雷就把古樹劈個粉碎。顏回驚險逃過一劫,連夜趕回家裡,他不想驚動熟睡的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門栓。進了屋裡,發現床上睡了兩個人,一時怒從心起,正要舉劍砍人,又想起孔子的話「殺人不明勿動手」,於是點燈一看,床上睡的是妻子和妹妹。

 

 

       顏回大驚,不等天明就迫不及待的趕了回去,一面向老師懺悔,同時感謝老師的話救了自己、妻子及妹妹三個人的命。不過這時候顏回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師,三八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

 

 

       孔子反問:「那麼你說,到底是生命重要?還是帽冠重要呢?」

 

 

      「當然是生命重要了。」

 

 

       孔子說:「這就對了,如果我說三八是二十三,你輸的只不過是一頂冠;如果我說三八是二十四,他輸的可是一條人命呢!」

 

 

       佛教講「一就是多」、「一即一切」,因為「法無定法」,因此三八可以是「二十四」,也可以是「二十三」,甚至是「無計數」,但其實三八還是「三八」,這就是聖人的智慧。聖人的智慧是圓融而不執著、不呆板的,所以做人要有圓融的智慧,尤其要「明理」。現在的人喜歡說理,但是明理的人很少。說理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自己的理,維護自己的理,一旦別人不服氣、不接受,就會產生紛爭。

 

 

       話說有兩戶人家,張家經常吵鬧不休,李家卻和睦互敬。有一天,張先生問李先生:「為什麼你們家時時充滿歡樂,我們家卻天天像個戰場一樣?」

 

 

       李先生回答:「因為你們家都是好人,我們家都是壞人。」

 

 

       張先生不解其意,問道:「此話怎麼講?」

 

 

       李先生說:「譬如,在我們家,如果有人將茶杯打破了,馬上就有人認錯:『是我不好,我把杯子放得太靠近桌緣了,害你打破茶杯,有沒有傷到手啊?』打破的人也會連忙說:『沒事,沒事,是我不小心,對不起,讓你嚇著了。』但是,這件事如果發生在你們家,打翻的人會說:『是誰這麼沒大腦,把杯子放得這麼靠邊,害我打翻了?』另外一個人會立刻反駁:『是我放的杯子,怎麼樣?你自己不小心,還要賴到別人身上!』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不肯『認錯』,當然就不得安寧了。」

 

 

       所以,做人如果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處處尊重別人,隨時承認自己的錯處,尤其能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則人際之間就會很和平。因為倫理是人際關係融洽的重要一環,一個家庭裡,即使親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屬,也要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的倫理關係來維繫,才能保障彼此之間的秩序與和諧。

 

 

       四、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現代不少年輕人平常就疏於對父母「晨昏定省」,如果父母生病了,兄弟姊妹之間相互推諉的情況,更是時有所聞。請問大師,子女對於年老尤其身患疾病的父母,應該如何盡孝呢?佛教對「孝順」,乃至對親族家人的倫理有何看法與主張嗎?請大師開示。

 

 

       答:孝順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美德,孝親思想維繫了社會的倫理道德,促進了家庭的和諧健全。然而隨著時代潮流的演變,現代人愈來愈不注重孝道倫理,尤其所謂「代溝」的問題,越發使得現代人的「親子關係」更為疏遠、淡薄,因此社會上有愈來愈多的「獨居老人」。這固然是時代變遷等諸多因素所造成,但是傳統的孝道觀念式微,絕對是當中重要的一環。

 

 

       父母為了家庭、兒女,一輩子心甘情願的犧牲奉獻,不計較、不嫌苦,然而這份「天下父母心」,有幾個兒女能體會?

 

 

       有一個父親,三十多歲喪偶,獨力扶養六個女兒。在女兒極力反對下,年輕的父親一直不曾續弦。好不容易十幾、二十年過去,小女孩慢慢長大,也各自找到對象結婚,這時他們忽然覺得很愧對父親,因為自己的自私,讓老爸爸孤獨一生。

 

 

       有一個母親即將過六十大壽,全家集合商量,想要選一個禮物送給母親。大家想了又想,幾十年來每個人都想為母親添置衣服物品,但是媽媽總是說不要;想要辦一桌豐盛的筵席來請母親,也有人說媽媽不喜歡吃那麼多菜。大家研究再三,小弟說:「媽媽平時最喜歡吃剩菜了!在媽媽生日的這一天,我們就把留下來的剩菜給媽媽享用好了。」

 

 

  六十歲的壽誕到了,先生和兒女們笑著對媽媽說:「妳每次都說最喜歡吃剩菜,因此我們也只有用剩菜來討妳歡喜,為妳祝壽。」媽媽含著眼淚對著他們說:「數十年來,我就是喜歡吃剩菜。」一句話,包含了多少母愛的光輝。

 

 

       所謂「有空巢的父母,沒有空巢的小鳥」,父母一生守護著兒女,永遠都是扮演著「倚門望子歸」的角色;但是兒女一旦長大成人,往往只知追尋自己的理想,毫不顧念父母。父母在兒女面前,永遠都是付出者,卻很少得到兒女的回饋。

 

 

       例如,父母年輕時,每日接送兒女上下學,日日月月、歲歲年年,無怨無尤;但是父母年老後,兒女偶而陪父母到醫院看病,一次、二次,他就心不甘、情不願的嫌煩,正是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寫照。尤其常見各大醫院的兒童病房裡,每天有不少孝順的父母進進出出;老年人的病房裡,則少有孝子賢孫探視。兒女不但平時難得到醫院探望父母,更別說在病榻前的關懷、照顧了。

 

 

       在一個家庭裡,一對父母可以照顧七子八女,但是十個兒女卻照顧不了一雙年老的父母!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人而不孝,何以為人?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上報「四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

 

 

       在佛門中的孝親事蹟不勝枚舉,例如佛陀為父擔棺、為母升天說法;目犍連救母於幽冥之苦;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向母辭別,以報親恩;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在《緇門崇行錄》裡,孝親的懿行更是不可勝數,例如敬脫大師的荷母聽學、道丕大師的誠感父骨、師備禪師的悟道報父、道紀禪師的母必親供等。

 

 

       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基本上是可以和佛教的報恩思想相互輝映的。但是世間的孝順,有人認為「孝」是應該的,「順」則有待商榷。因為有些父母以他淺陋的知識,要求兒女聽從自己的主張,結果兒女為了孝「順」父母,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荒廢了自己一生的前途,殊為可嘆。所以,我認為現代兒女真正要盡孝道,不但在某些地方要了解父母的心、順他們的意,尤其要引導他們有正確的宗教信仰,讓他們對未來老年的生活有所歸宿,甚至無懼於死亡,對來生充滿希望;能夠讓父母歡喜、安穩、自在、放下,這就是孝道。

 

 

       過去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如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前二者是世間的孝道,其利益僅止於一世,再說即使家庭和敬孝悌,子孫承歡膝下,也會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足以讓父母享有富貴,萬一無常來臨,天災人禍也會使崇高的地位毀於一旦。唯有引導父母正信,不但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濟度,增長菩提智慧,而且使他們永斷惡道,甚至了生脫死,其福德廣大難量,這才是最高的孝道。因此,希望現代的父母與子女之間,彼此都能建立一些新的孝道思想與倫理觀念!

 

 

       五、由於科技發達,無形中對人類的倫理道德造成極大的衝擊。例如目前有愈來愈多不孕的婦女,透過「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或「借腹生子」的方法來生兒育女,但有不少衛道人士對此感到憂心忡忡,認為未來可能造成亂倫等諸多社會問題,請問大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傳宗接代」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不致背負「絕後」的罪名,一些無法正常受孕的夫妻,於是借助「人工受孕」、「試管嬰兒」、「借腹生子」等各種方法,以達到生兒育女的目的。

 

 

       人工受孕、試管嬰兒,乃至借腹生子等,都是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所衍生出來的新現象,對現代社會道德、家庭倫理都產生一定的衝擊和挑戰,尤其不少衛道人士擔心未來可能會產生亂倫的問題。

 

 

       其實,儘管社會不斷的演進,制度不斷的革新,在相關的制度、價值觀尚未建立之際,冒然嘗試,必然會帶來許多後遺症,這也不是當事人本身所能想像。要解決這些問題,必然有其一定的困難度,但是社會有了問題,總要想方法解決;根本解決之道,可以從改變觀念做起。例如,不能正常受孕,借助人工;不能自己生育,借人之腹,其實這與「收養」有何不一樣?如果能把心量、眼界放寬,能把愛心廣被天下人,則親生、收養又有何不同呢?甚至國家民族江山代有偉人出,何必只顧及一家、一己之私呢?

 

 

       再說,如果從佛教的「三世因果觀」來看,業道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其實彼此都曾互為眷屬。如《法華經》說,從久遠劫以來,多少億光年前到現在,眾生在五趣流轉、六道輪迴中,沒有一個人不曾做過我們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所以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只是礙於眾生有「隔陰之迷」,因此看不到這層關係。

 

 

       有一首偈語說:「眾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這是說一個有天眼通的人,看到一個結婚典禮的場合,發現新娘其實是新郎前世的祖母所轉世;準備宴客而在鍋裡煮的牛、羊,則是過去世的親朋好友投胎而來;與會參加宴席的親朋好友,過去世也曾經淪為牛、羊。然而眾生認不清這一切,所以說輪迴真是苦。

 

 

       人之所以會忘掉過去的事,是因為有「隔陰之迷」。「陰」指的是「中陰身」,也就是我們的身體。人死之後,至再次受生前的識身稱為「中陰身」。中陰身隔開了前生與今世,但也連繫了今世與前生。由於「中陰身」的隔離,使我們忘記前生的種種造作,不知身為何道眾生。

 

 

       也許有人會很遺憾的說:多可惜!如果我們有宿命通,沒有隔陰之迷,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人生不是很愜意自在嗎?其實,人類果真有了神通就很快樂嗎?譬如我們能夠測知過去,當我們知道自己過去墮為牛羊豬馬的畜生道,那時將情何以堪呢?當我們預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還能悠遊度日、逍遙生活嗎?有了他心通,看到對方美麗的笑容裡面卻包藏禍心、口蜜腹劍,能不痛心疾首、觳觫憤恨嗎?沒有神通,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處,多麼灑脫自在!因此宇宙人生的發展,有它自然的軌則,各安其位,遵循它的變化秩序,才能得其所哉。眾生由於隔陰之迷,換了個好身體,忘記了不好的過去,何嘗不是很美好的事呢?

 

 

       也有一些年輕人不相信來生。然而,一粒黃豆種子、一粒西瓜種子,只要播種,都可以再發芽、生長、結果;一粒種子都有來生,為什麼人反而不相信自己有來生,不相信生命有輪迴呢?不相信輪迴,不相信來生,就沒有希望;人生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對未來有希望,所以要相信輪迴。

 

 

        因為生命有輪迴,因此我們對倫理親情的看法,不一定侷限在現世的父母、兄弟、姐妹;能與一切眾生「一體同觀」,共生、共存,就不會有親疏的分別,繼而把小我的生命融入到大我裡,讓自己活的歡喜、活的自在,這才是生命的價值。

 

 

        六、延續上面的問題,現在科技發達,人類已開始研究「複製人」。請問大師同意這項研究嗎?依佛教的看法,「複製人」有違反人間的倫理嗎?

 

 

       答:「複製人」與「試管嬰兒」一樣,同是科技發達的產物,自一九九七年英國成功的複製小羊「桃麗」(Dolly),緊接著複製牛、複製豬、複製老鼠也相繼誕生。甚至美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不但複製動物,而且還可以同時更改動物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複製出對瘋牛症具有免疫力的複製牛。

 

 

       此外,一個進行人類遺傳學研究的國際科學家小組更說,未來複製人類可能比複製動物來得更為容易,因此一名義大利醫生已經打算開始複製人類,用來幫助不孕的夫妻。

 

 

       儘管科學發達,未來或許真有可能誕生出複製人,但是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科學家所複製的是有機體,心靈的能量無法複製。也就是說,複製品只是形體上的,身體六根可以複製,但生命的精神與意志無法複製,生命要用生命才能複製,一切都不離「因果」。例如,用花、草、樹木,不能複製牛、羊、人;牛還是牛的基因,羊還是羊的基因,人還是人的基因,生命不能憑空複製,更不能錯亂因果。

 

 

       由於宇宙萬有都是從因緣而生,緣起緣滅,世間上任何一法都不能離開因緣果報的定律,因此儘管現代科技發達,日新月異,還是無法發明生命。未來不論尖端科技以無性生殖方式複製動物,或是人工受精、試管嬰兒、借腹生子等,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他們的基因也都是由業力所潤生。生命不能複製,心識不能複製,真如佛性更無法複製,生命的基因正如佛教所說的業力,仍然是維繫生命的主因。

 

 

       從這個觀點來看,父母生兒育女不也是在「複製人」嗎?每一個人本來就是父母所複製的啊!因為「複製人」基本上還是離不開「基因」,還是離不開「因緣果報」,還是要有生命的種子、因緣才能複製。

 

 

       至於現在科學上所謂的「複製人」,未來能否讓大家所認同?能不能成為社會的主流?我想都還需要有一段時間來試驗。

 

 

       七、曾聽大師開示,佛教的「五戒」等同儒家的「五常」,可否請大師進一步說明其意。

 

 

       答:一般人談到學佛,就會聯想到持戒,佛教也一再強調「以戒為師」、「戒住則僧住」。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佛教的「五戒」更是做人的根本,能把五戒持好,才算完成人格。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雖然分別為五,但其根本精神只有一個,就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因此五戒中,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

 

 

       一般人的認知裡,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持戒是自由,犯戒才是束縛。持戒也非佛教徒的專利,持戒就如國民守法一樣,人人都要持戒,不持戒就會觸犯刑法。我們看社會上,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迫害,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暴、拐騙、重婚、妨礙風化,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造謠、仿冒,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醉酒等,是犯了吸毒戒。

 

 

       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所以持戒不但是守法,而且不會失去自由。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其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若以五戒配五常,即: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妄語曰「信」,不吸毒曰「智」。只是儒家的五常僅止於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則從消極的持守不犯,進而積極的尊重利他,因此是自利利人。

 

 

       例如,不殺生而保護眾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喜捨,自然能發財而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嘆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吸毒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曾經有人質疑,佛教對國家社會有什麼貢獻?其實光是一個「五戒」就足以安邦定國。廬山慧遠大師說:「釋氏之化,無所不可適。道固自教源,濟俗亦為要務……何者?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風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於國……即陛下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因此,五戒是淨化人心的良藥,一人受持,一人得益,萬人受持,萬人得益;如果全國人民共同受持五戒,即如同人人都奉行三綱五常,則大同世界、和諧社會的建設,必然指日可待。

 

 

        八、在《雲水三千》裡,看到大師的「生涯規劃」八個時期中,提到「人間佛教」要有人間的性格、人間的倫理。請問大師,人間的倫理是什麼?現在的社會是否應該建立一些新倫理觀?

 

 

       答:談到人間佛教的倫理觀,我曾把自己的一生,以每十年為一個時期,規劃出「成長、學習、參學、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等人生八個時期。

 

 

       在最初的「成長」以及「學習」、「參學」期間,我一直很慶幸自己能在叢林裡接受嚴格的教育,在大眾裡努力學習,並且多方面的吸收各種知識。

 

 

       到了第四個十年開始,我有感於生命的內涵必須有「文學」的情感來充實,因此不但大量閱讀各種歷史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乃至東西方武俠小說都看了很多,覺得很夠味;平時自己也嘗試舞文弄墨,寫詩、寫小說、寫各種的文學作品,所以我把這個時期定為「文學」時期。

 

 

       之後進入第五個十年為「歷史」時期,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生命,為社會人類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事業,生命才有意義,因此發願為佛教寫「歷史」。

 

 

       隨著年歲的增長,到了第六個十年,我忽然覺得生命要有「哲學」的思想,才能超越世間的表相;凡事要懂得逆向思考,才能超越一切對待,所以定為「哲學」時期。

 

 

       有了哲學的思想,還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中,過著「倫理」的人生。所謂倫理,就是「次序」,有倫理、次序,才能將世間的一切差別對待融和在一起。所以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我忽然感覺到我個人應該不是個人了,我應該比別人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更多的父母、更多的親人眷屬;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佛光山定期舉辦親屬會,讓徒眾的父母、家人到佛光山來聚會,我甚至發心願意代所有的徒眾來孝順父母、幫助家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倫理關係。

 

 

       尤其,我一生不喜歡過生日,每逢母難日都有不同的心情,但是在六十歲那一年,我很歡喜的集合了一千三百五十位六十歲的同齡老人在佛光山過生日,從此我更感受到,佛法對於建立人間的倫理道德觀念,對於和諧人間的倫理關係,至為重要。

 

 

       之後一直到八十歲,我才真正把一切回歸到「佛法」,在佛法的「一真法界」裡,圓滿生命。

 

 

       所以,所謂人間佛教的新倫理觀,就是要建立「怨親平等」、「生佛一如」、「物我無間」、「人我互換」、「天下一家」的平等觀與慈悲觀。

 

 

       佛教主張「人人皆有佛性」,所以「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甚至「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有了這種「人人皆當成佛」、「人人互為眷屬」的平等觀與同體觀,就能「怨親平等」,就容易有「人我互調」的慈悲心。人我之間只要能換個立場替對方著想:「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人際關係就會更和諧。

 

 

       所以,我對人間佛教的理念,就是建設一個「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建立一個沒有仇恨,只有感恩,沒有打擊,只有幫助的「人間佛國」。總之,人間佛教就是美好的世界,是極樂淨土的人間化,而這種美好的世界,首須建立人間的倫理道德,如果人我之間都能相互尊重、包容,則和諧就不困難了。

 

 

       九、國際之間,國與國的建交、斷交反覆無常,一切都以本國的利益為考量,完全漠視對方的立場、感受。請問大師對國際倫理有何看法?國際之間是否也應該建立起一套大家共遵的邦交倫理呢?

 

 

       答:生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財富、幸福與歡喜,但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世界接觸時,最需要的就是融和與和平。因為家庭融和,家人才會幸福;世界和平,國家民族才能相安無事。

 

 

       「人我融和、世界和平」的實踐,首先必須建立一套舉世共遵的倫理道德觀,例如:

 

 

       一、種族之間要平等,不可故意挑起族群對立,對少數民族要尊重,對弱勢大眾要愛護。

 

 

       二、人權應該受到尊重,舉凡生存、參政、財產、自由、文化、智慧、信仰等,都應應受到尊重與保障。

 

 

       三、國際之間語言要溝通、文化要交流、種族要平等、經濟要互助、物質要互通;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本一家」,民族之間不應該狹義的分成你和我,大家應該發願做個「地球人」。

 

 

       四、國與國之間要提供移民、開放觀光,對於國際人士進出海關受檢時,應該給予尊重;旅客也應配合、接受當地的出入境辦法規範。

 

 

       五、國際間遇有重大災難,應該本著人道精神,迅速提供救援,彼此相互幫助,要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共生共榮」的關懷。

 

 

       六、凡是正信宗教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包容。各自的教主不同,彼此要尊重,不可混淆;教義各有所宗,應該各自發  揮,彼此「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教徒之間則可以彼此溝通往來,增進友誼。

 

 

       此外,重視國際邦交友誼,促進國際經貿往來,舉辦國際會議交流,尊重國際種族通婚等。總之,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國家、文化、種族,彼此要互相包容、尊重,如一個盒子,能盛裝不同的東西;如一只茶杯,不管倒入茶水或咖啡,杯子都能容納。尊重與包容是世間最美好、最高尚的品德,當別人有人格道德不健全時,只有誠心誠意去感化、包容他,才能讓對方有改進的機會。如果每個人都能「給人一點空間、給人一點諒解、給人一點尊重、給人一點包容」,則不管對自己、對他人,乃至對整個世界和平的促進,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十、可否請大師再將佛教對倫理的看法,例如僧團倫理、朋友倫理、工作倫理、群己倫理等,多做一些開示,以期對今日社會,乃至人際相處之道有所參考。

 

 

       答:在一般社會上,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倫關係;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如《四分律》說:「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太平御覽》也說:「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

 

 

       所謂「道成乃知師恩」,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晉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元朝印簡遇兵難,猶一如平常,侍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等。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做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甘之如飴的為客人倒茶、切水果;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老和尚這種「老做小」的精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至於朋友倫理方面,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般人都期盼伯牙與鍾子期的情誼,修道者也羡慕舍利弗與目犍連的法愛。「朋友」成為人與人之間支持互動的力量,經典裡比喻,有的朋友如花、如秤,只重視地位、權力,完全以利相交;但也有的朋友像高山、大地,以廣闊的心承載、包容,是一種道義之交。另外,經典中也記載善友是在急難時給予幫助,有過時予以規勸;惡友則是面善心惡,飲酒作樂,不顧生死。

 

 

       如何才能獲得善友?佛陀教授七種方法:難予能予;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揭彼過;遭苦不捨;貧賤不輕。佛陀並以蘭園、鮑肆比喻朋友習氣的相互影響,或薰其香,或聞其臭,端賴自己正見選擇。

 

 

       談到工作倫理,工作是人們生活的依靠之一,有人藉此養家活口,有人從中實踐自我,有人只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也有人盡心盡力,努力完成。若要事業有一番成就,除了廣結善緣、節儉勤奮、樂於喜捨之外,工作倫理也是不可忽視的條件。身為上司者,在與員工相處時,應該做到:關懷員工工作,不使過份勞累;關懷員工飲食起居,了解待遇是否足夠養家生活;培養員工正當的休閒活動;關心員工的健康;各種福利與員工分享。

 

 

       身為主管者,是領導的中心,除了愛護部屬、員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包容的心胸;承擔的勇氣;決斷的智慧;主動的精神;不看輕後學;不推卸責任;不疑心猜忌;不爭相領導等。以此為行事準則,必能獲得大眾的擁護。

 

 

       另一方面,員工與主管相處之道有:被怪不生氣;工作不拖延;指示不違逆;凡事不隱瞞;處眾不特權;敬業不偷懶;積極不懈怠;往來不投機;做人不孤僻;做事不呆板;思想不陳舊;處世不極端。

 

 

       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只有發揮熱忱,尊重工作倫理,用心投入工作,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關於群己的倫理,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無論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眾相互成就而有,尤其資訊發達的現代,人人更離不開大眾而獨自生活,所以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殷勤教導弟子與人相處的禮貌,例如:能謙恭、知次第、不論餘事、悉心聆聽、信受奉行等等。尤其佛教講「同體共生」,人生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關係的相互存在。每一個人都只是世間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還有一個「你」,你以外還有一個「他」,你我他之外,還有周遭接觸的各種人等。

 

 

       人與人之間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因此,想要獲得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唯有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能夠將心比心,彼此互換立場,才是和諧群我關係的相處之道。

 

 

       十一、剛才談到,現代人的倫理道德觀念日益薄弱,請問大師,這是否與現在是個功利主義掛帥的時代,各國的大學教育普遍偏重資訊、企管、科技等理工學系,忽略人文思想的重要性,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偏差有關呢?我們應該如何來改善這種現象呢?

 

 

       答:隨著工業科技的高度發展,現代社會的確充斥著功利主義,尤其在「升學壓力」下,學校教育普遍著重知識的傳授,忽視生活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而青年學子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也把讀書當成是考上一流學校,或是求取專業知識,以便將來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職業,賺取高薪,享受豐厚物質生活的途徑。

 

 

       由於社會價值觀的偏差、誤導,現代青年普遍識見短淺,缺乏理想,凡事向「錢」看起,造成社會物慾橫流,脫序、亂象叢生。要改變這種現象,當務之急,應該提倡「人學」的重要。因為世間上除了「物」以外,還有「人」的存在,「人」才是世間最重要的學問;人與人之間若能相親相愛,宇宙何其寬廣?

 

 

       記得一九九四年十一月,我出席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的海峽兩岸學術會議,席中有一位教授說:目前中國大陸有一批學者專門研究「人學」,他就是其中之一。原來現在「唯物主義」已經不足為共產社會所需要,因此他們從「唯物主義」覺醒,開始研究「人學」,我覺得這是一大進步。不過我認為光是在表面上研究「人」還是不夠,重要的是研究我們的「心」,因為人是色與心和合所成,必須將物質與精神調和,才能徹底將「人」做好。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有理想就有志願、就有抱負、就有熱力、就有成就。理想就是正當的希望,希望可以引導我們走上正途,希望可以指示我們達到目標。所謂「哀莫大於心死」,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的人生,前途一片灰色,黯淡無光。

 

 

       人生有了理想,才有奮鬥的力量;有了理想,才有生機;有了理想,才有生命。沒有理想的人生,好比乾涸的泉水,不能長養生機;沒有理想的人生,好比荒涼的沙漠,無法孕育生命。

 

 

       動物中,就算貓狗,也希望有美好的三餐;植物界,就算花草,也希望有朝露的滋潤;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麼能沒有正當的希望,怎麼能沒有崇高的理想呢?

 

 

       有鑑于人文精神的重要,當初佛光大學創校時,我就立定要辦一所以「人文精神」為依歸的精緻型大學,希望師生朝向師徒式的關係發展,學生不只是知識的追求,而是在師生共同生活中,學習如何待人處事,並且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期能為國家社會培育出品學兼優的下一代。

 

 

       因此,針對當前教育缺失所產生的價值觀偏差、道德淪喪等問題,希望舉世在現有的正規教育以外,應該同時重視人文精神修養的宗教教育;以宗教的精神淨化社會人心,敦厚社會風氣,去除人民暴戾之氣,使國家成為富而有禮的樂邦,使世界邁向同體共生的地球村時代。

 

 

       十二、現代的社會科技發達,高科技跟電腦代替了人力,所以很多公司行號不得不大量裁員。如此發展下去,請問未來的世界人類應該何去何從?是否在工業革命之後又會再發生一次高科技革命,人要如何求生存?請大師開示。

 

 

       答:人類的歷史,從最初靠打獵維生,進而到游牧時代,接著進入畜牧時代,之後進步到農業社會,到了現在的工業社會,甚至高科技時代的來臨,未來人類繼續往前發展,將會進步到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是「未來學」所要研究的課題。

 

 

      然而,儘管科學的發展一日千里,科技不斷在變、變、變,不過人應該比科學更高明,人也會變、變、變。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未來不管科學發展到什麼樣的階段,人類為了生存,一定也會有因應的對策。

 

 

       例如,現在社會失業率很高,但是我常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放下身段,隨便擺個小麵攤也能生活;家中有一塊地,種菜也能自食其力;甚至未來電腦科技發達,人慢慢的不會寫字,就是幫人書寫,也能賺錢。總之,人只要肯自力耕生,就有很多路可以走;人只要自己有辦法,就能夠活下去。

 

 

       我一生沒有被人錄用過,也沒有拿過一份薪水,雖然曾在幾所大學教書,也有薪水可拿,但我都是悉數捐出做為獎學金。現在我也不接受信徒的紅包供養,因為人生不是有錢就是富有,我認為知足常樂,安貧樂道才是富有。

 

 

       人,有時不會自我調適,遇到一點困難,就覺得到處行不通,被境界束縛得緊緊的,每天坐困愁城,在框框裡不能解脫,這是人生最大的懦弱,也是最大的無知。

 

 

      人生的路上,當你走到前頭無路,即將碰壁的時候,需要轉彎;觀念一轉,可能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如吃東西的時候,太鹹太淡、太酸太辣,如果懂得用一些配料加以調和,可能就會適合你的口味。

 

 

       所以,因應時代發展,未來人類生存下去的對策,絕對不是靠天、靠地、靠電腦、靠科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例如增加自己的勇氣、增加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信心,尤其有信心就有力量,就如我們信仰宗教,不管信那個宗教,只要有信仰,就會有力量。力量不是靠別人給我,所以不要一味向外追求,應該發掘自己本自具有的能源、動力,例如智慧就是力量,忍耐就是力量、慈悲就是力量、看破放下都是力量;有力量,就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所謂「天無絕人之路」,不要杞人憂天,任何事情,只要懂得轉彎,只要能夠自我調適,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書籍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