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

首頁 > 星雲大師文集 > 佛光教科書

第十二冊 佛教作品選錄 第十八課 讚僧詩    清‧順治

分享到FB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閒誰得知?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

 

【題解】

 

  清世祖順治皇帝在位十八年,為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基業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順治皇帝擅長詩詞書畫,崇仰佛道,先後曾經延請憨璞性聰、玉林通琇、天童道忞等三位高僧入京說法。順治皇帝不僅將「金鑾殿」改為「萬善殿」,作為禪師說法的法堂,尊奉玉林通琇為國師,又在宮中設置「皇壇」,也就是今日的戒壇,遴選一千五百位僧眾,並傳授菩薩大戒。

 

  順治皇帝一心慕道,幾次有絕塵離俗之意,終被勸止,而於在位第十八年,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讚僧詩〉,以銘其心志。如詩云「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不僅抒發胸臆,也警醒世人。

 

  順治皇帝位居九五之尊,統領天下,猶有「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之嘆,況我輩凡俗,倘碌碌於衣食,不肯把握善緣,精進修持,當真是「空在佛門走一回」。

 

【習題】

一、為什麼說「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
二、從「生死學」的思想觀點,探討「來時歡喜去時悲」的內涵。
三、你對於未來有什麼志願?試申述之。

書籍目錄

目錄